警惕!儿童听力的“隐形杀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儿童学习语言、参与社交、身心发展都与听力息息相关。近些年,随着可视性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儿童耳聋疾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为此,长春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莉萍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症状,请尽快到医院就诊,小心孩子得了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听力“隐形杀手”
李莉萍主任介绍,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不伴有急性表现的、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听力下降会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听力损失严重甚至会引起患儿生长发育迟缓、言语与智力障碍、社会和情感发育延迟等症状,因此,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又被称为儿童听力的“隐形杀手。”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症状
1.听力下降。此症状大多表现为孩子对其他人呼唤声不予理睬,看电视总要调大音量。
2.耳痛。耳痛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症状,患儿会感觉到耳深部钝痛或者搏动性跳痛,疼痛会经过三叉神经放射至同侧额部、颞部,吞咽、咳嗽、打喷嚏时耳痛会加重,耳痛剧烈者甚至夜不能眠。3
3.耳鸣。此症状多为间歇性,当患儿头部运动、打哈欠或擤鼻涕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易导致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因素
1.咽鼓管功能障碍。小儿的咽鼓管一般是关闭的,仅在吞咽和打哈欠一瞬间开放,以调整中耳的气压,使其与外界大气压平衡。当咽鼓管受阻时,中耳腔就会出现负压的不适状况。
2.感染。当孩子得了猩红热、流感等感染性疾病时,鼻咽部的分泌物会增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病原体就容易进入患儿耳部,引发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3.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患儿易患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4.免疫反应。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也是导致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因素。
诊断分泌性中耳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耳内镜
2.声导抗
3.听力检查
4.必要时做乳突CT
如何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1.全身药物治疗。急性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可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务求彻底治愈。
2.局部治疗。用滴耳液进行滴耳,为耳部做理疗,按压耳部穴位。
3.病因治疗。鼻腔用药,如糖皮质激素鼻腔喷剂、生理海水鼻腔冲洗等。
4.手术治疗。迁延不愈的患儿可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手术治疗,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则需要切除腺样体。
如何预防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1.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质量,坚持锻炼身体。
2.防治呼吸道感染。预防感冒是预防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基础。患儿感冒期间,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增多,此时切不可用力擤鼻涕及用力吸鼻,避免因鼻腔和咽部压力增加,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3.及时治疗鼻腔、鼻咽部疾病。如果孩子得了急性鼻炎及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疾病,要及时医治;孩子得麻疹等急性传染疾病时,要多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洁卫生。
4.合理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营养要均衡。
如果孩子得了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不要慌张,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帮助孩子早日康复,尽快回归正常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