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儿童医院每年收治中耳炎患者约1万人!关于儿童听力,这些你都该知道~
2018年3月3日,将迎来第19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耳聋相关疾病,防聋治聋,同时唤起全社会对听障群体的关注、理解和帮助。长春市儿童医院眼耳鼻喉科定于3月3日上午8:30-12:00于门诊大厅举行义诊活动,届时,眼耳鼻喉科全体医护人员会亲力为广大患者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及相关专科检查,欢迎大家关注并参加。
儿童医院每年收治的中耳炎患者量在一万人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声音的信息就可以传到大脑。据了解,我国有听力残障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长春市儿童医院每年收治的中耳炎患者量在一万人左右,住院患者约200人。
5大原因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
长春市儿童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沙颖介绍,造成儿童听力下降主要有5大原因。
1、噪声损害: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听觉,这个阶段不宜接受较大声音刺激,过大刺激可造成听觉损伤。
应该注意:正确喂奶和喂水姿势,即把婴儿抱起来,取半卧位姿势;如果母奶过于充足,压力太大,可以使婴儿头稍低,这样可避免呛奶或吞咽不及时误入到耳咽鼓管造成急性中耳炎。
2、炎症因素:在引起听力下降的各种原因中,中耳炎最为多见。如急性中耳炎通常都是由耳部咽鼓管感染的。在伤风感冒时,鼻腔黏膜发炎,活跃的细菌就会从鼻咽部的耳部咽鼓管开口直接进入中耳,引起中耳黏膜发炎。在儿童时期,这种情况尤为多见。婴幼儿耳部咽鼓管短相对较粗,且呈水平方向,故鼻腔和鼻咽部细菌很容易侵入,以致急性中耳炎甚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而影响听力。
3、局部毗邻的影响:“左邻右舍”威胁,如鼻和咽部的疾病,包括鼻窦炎、扁桃体炎、增殖腺炎等,常会并发中耳炎,所以为了保护中耳的健康,还必须注意矫治这一类疾病。临床上有很多这样的病例,在摘除患儿肥大的、反复发作的扁桃体后,不仅感冒的机会少了,而且原来反复发作的中耳炎也痊愈了。
4、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对耳朵来讲,具有强烈的毒性,长期使用或一次大量使用,或病儿对这种药高度敏感都可引起听觉障碍。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等,这些药物主要造成听神经损害。由于小儿在使用这些抗生素时,不能正确反映早期中毒症状,用一般听力检查方法,患儿往往又不能配合,所以导致早期诊断困难,一旦出现又难以恢复(不可逆转)。
5、教育方式:某些家长应避免教育子女的不良作法,如猛击患儿头部,会引起外伤性耳聋,应予以纠正,对于年幼儿童的照顾也必须周到,以免头部摔伤,引起内耳受损造成耳聋。
9种情况将成为听障高危险群
1.家族史有先天性或遗传性感音性听障。
2.有子宫内感染病史,如先天性梅毒等。
3.高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临界值。
4.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早产儿。
5.曾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脑炎。
6.颅、颜面畸形者。
7.周产儿时期或新生儿时期有严重缺氧病史,如持续性胎儿肺高压循环、生产窒息。
8.使用潜在性耳毒性药物超过5天。
9.插气管内管超过10天。
面对疑似听障高危险群患者,医师、家长很容易去警觉、提早发现宝宝的问题,但是面对非听障高危险群患者,尤其是只有轻、中度的听觉障碍,只有通过“听力筛检”的方式察觉,否则不容易发现。
如何预防儿童发生耳聋
1、先天性遗传耳聋的预防
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约占中国聋人的50%,而遗传耳聋约占先天耳聋的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关文献报道,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而在遗传达室聋患者中,70%为近亲结婚。可见近亲结婚是并发遗传达室聋的主要因素。
先天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做到:
1.严格执行婚姻法,绝对禁止近亲结婚。
2.两名先天遗传聋人之间不应结婚,如各种原因非结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绝育。
3.先天遗传聋人可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
4.如果先天遗传聋人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第一胎为先天聋儿,绝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聋青年男女,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
2、新生儿期防聋
耳聋的发病,具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重度聋在新生儿的发生率约3—4%;0—6岁中度聋和轻度重聋约占5%,多由中耳炎引起,并认为婴幼儿中耳炎可能影响其语言的发育。面对这样众多的耳聋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医疗、康复对策外,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是预防耳聋的关键。
听力保健的工作在妊娠期就应开始,如在产前期,母体一般不要接受预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预防母体患病性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新生儿期耳聋预防应在围产期就开始,在这一时期不仅可发生器质性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且可引起内耳毛细胞损害。尤其是早产引产时外伤或产期的各种原因缺氧、新生儿黄痘极易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因此,对这些疾病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是防治耳聋的重要环节。
3、小儿期防聋
感染性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其中以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聋最为常见。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特别是感染期经常使用氨基甙抗生素进行治疗更容易发生耳聋。所以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
4、预防药毒性耳聋
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可能要用一些必要的抗生素,尤其氨基甙类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内耳有损害。特别在儿童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因而难以早期发现。加强医学监护是诊断早期耳聋的重要手段。药毒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禁止滥用耳毒性药物。对有家族性中毒史的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禁用耳毒性药物。婴幼儿、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对耳霉性药物同样敏感,应该禁用,必须使用时也应慎重。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耳中毒症状,如头晕、鸣、听力减退、平衡障碍等,应立即停药。此外,对于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的病人,最好定期检测血清抗生素水平及听力情况。可以用8000Hz以上高频纯音,进行听力测试有助于早期现耳中霉。一旦证实听力减退,可以及时停药,对仍保留8000Hz以下语言频率的患者为时未晚,不影响听声及语言的发展。
“听力筛检”对孩子非常重要
人类的听力在出生时就已发展完全。它并不像视觉、运动、智力等发展是采取“渐进式”的模式;听力对宝宝的健康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如果太晚发现宝宝听觉障碍的问题,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宝宝日后的语言、身心等发展!
沙颖主任介绍,新生儿先天性双侧重度感音性听障之发生率约为1/1000,如果加上中、轻度或单侧性听障,那么发生率将高达3/1000左右,这样的数字就医学观点来看,显示“先天性听障”则属常见疾病。听力筛检应该算是筛检中最安全、最无副作用的检查,且检查时间相当快速、方便。所以家长们不该忽略“听力筛检”,应该认识到“听力筛检”对孩子的重要性。
常见听力筛检方法:
1.变频耳声传射检查(OAE)
第一次筛检若未能顺利通过者,应在出生后42天给复筛。
2.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AABR)
必要时也可以查AA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