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呕吐、腹泻……孩子有这些症状要警惕胃肠型感冒
13个月的小旭(化名)呕吐、腹泻3天,每日排黄色稀便3—4次;发热2天,体温达38.4℃;偶有流涕、鼻塞,无咳嗽。在长春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韩兆香主任经检查发现:小旭血常规白细胞及CRP(C反应蛋白)值高于正常值,便常规白细胞为8—10个/hp,红细胞为0个/hp,诺如病毒呈阳性。小旭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入院后经抗感染、输液等治疗,热退、呕吐缓解、腹泻明显好转,5天后小旭出院。
非案例所提患儿
在接诊过程中,韩兆香主任总会被家长问:“我家宝宝是胃肠型感冒,还是普通感冒?”那么,今天韩兆香主任就为家长说一说胃肠型感冒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什么是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环境不适、饮食过敏等引起,是感冒的一种特殊类型。通俗地说,胃肠型感冒与温差变化大、进食生冷食物、受凉等有关。儿童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越是炎热的天气,越容易发生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胃肠型感冒的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伴有咽喉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发热和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普通感冒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以流鼻涕、打喷嚏、嗓子干、嗓子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还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胃肠型感冒的治疗
胃肠型感冒患者在治疗上以休息为主;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后胃肠蠕动快导致的腹泻;要注意调节饮食,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忌吃辛辣、生冷、油腻的刺激性食物。建议少食多餐,根据宝宝胃肠道的恢复程度逐渐增加进食量。因感染导致腹泻、腹痛的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胃肠型感冒的预防要点
少吃生冷、重口味、刺激性食物,注意食物卫生;多喝水,尤其是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注意气温变化,不要贪凉,更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