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这么办
孩子说话结巴,该怎么办?如果不及时干预,结果就像这位小男孩。
上5年级的明明(化名)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了。妈妈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却找不出原因。但有一个现象很明显,明明说话结巴了。明明就诊时,长春市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吴秀丽经询问得知:明明3岁半时就有过口吃,5岁后口吃消失了。但到了小学5年级,学习任务加重,父母要求更严,他的口吃症状就又出现了。吴秀丽为明明检查了构音器官的灵活度,通过定向阅读、看图说话、讲故事、回答问题、交谈等方式,找到口吃原因。随后吴秀丽为其安排了专业语言治疗师,进行言语训练。经过半年康复治疗,明明现在的语言交流已经比较流利了。
非案例所提患儿
为什么会口吃
▌模仿因素
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如果其在语言学习期时,经常与口吃患者接触,并进行模仿,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口吃的习惯。
▌词汇表达能力有限
孩子2—6岁时,表达和表现欲望很强烈。但由于语言机能发育不成熟,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词汇量尚处于发展阶段,导致他们说话时过于急躁或紧张,思考与说话速度无法配合,从而出现口吃。
▌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成员中有口吃患者,孩子也可能遗传。
▌心理因素
孩子在紧张、焦虑、高兴、兴奋、愤怒等情况下都容易出现口吃,往往越紧张越容易口吃,越口吃越紧张,形成恶性循环。
最佳矫正时间
孩子口吃的最佳矫正时间是“越早越好”。
如何矫正口吃
针对口吃矫正,长春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开设了口吃检测和指导训练,患儿来医院后会有专业语言治疗师负责,语言治疗师根据孩子口吃的类型、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口吃治疗需要家、医合作,因个体差异,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绝大多数患儿能达到流利说话。
这3点需家长注意
吴秀丽提醒家长,治疗孩子口吃,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与孩子足够的鼓励。请家长做好以下3点:
1.不要打断孩子讲话。口吃的孩子在讲话时往往会重复,此时家长不要去打断,要全神贯注倾听。
2.家长吐字要清晰。家长与孩子讲话时,态度要平静,速度要慢,发音要清楚准确,这样会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减轻口吃症状。
3.增加自信心。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耐心纠正孩子发音,培养其自信心。不要批评和打骂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在说话时更紧张,甚至回避语言表达和交流。
每一个有缺陷的人都期待世界温柔相待,10月22日是“国际口吃日”,请大家慢下来,倾听他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