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也有蛇出没!这份儿童蛇咬伤急救指南请收好
柳河3岁男孩、双阳13岁男孩、白山6岁娃……每年夏秋季,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科都会收治省内被毒蛇咬伤的患儿。惊心动魄的抢救场面,总是让人心有余悸。那么,东北地区有哪些常见毒蛇?被蛇咬后有哪些症状?家长第一时间该如何科学处置?今天,我们请有丰富蛇咬伤救治经验的重症监护科主任单立业为大家细说这些事。
▲ 2024年8月,柳河3岁男孩被毒蛇咬伤
东北常见毒蛇
东北地区主要有三类毒蛇需要警惕:蝮蛇(占90%),包括短尾蝮和乌苏里蝮(俗称“土球子”);蝰蛇(俗称“金钱豹”);虎斑颈槽蛇(俗称“野鸡脖子”),毒性相对较低。
蛇咬后症状
根据毒蛇的排毒方式(毒牙结构),中毒症状各异:
前沟牙毒蛇(如银环蛇):毒腺与门牙相连,毒素迅猛,如果救治不及时,被咬后1-2小时即可致命。
后钩牙(如赤炼蛇、野鸡脖子、竹叶青):毒腺连着后牙,单次咬伤通常排出毒素较少。虽然毒素很强,但一般不会致命。
管牙(如蝮蛇):毒牙中间有小孔,咬伤时毒素直接喷入伤口,危害很大。其毒素为混合毒素(神经毒和血液毒),可致伤口局部麻木、剧痛、肿胀,舌头发硬、言语不清、呼吸困难、心悸,凝血功能障碍(伤口流血不止或全身瘀斑),局部组织坏死。
▲ 2020年9月,双阳13岁男孩被毒蛇咬伤。
家长科学自救法
儿童一旦被蛇咬伤,请务必保持冷静,行动迅速:
●拨打120:这是最优先、最重要的步骤。
●如果有干净的负压工具(如吸奶器、拔罐器):可尝试吸出部分蛇毒;在伤口近心端(靠心脏一侧)进行适度捆扎,以减缓毒素随血液扩散速度。注意:捆扎不宜过紧,需留有可插入一指的缝隙,并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有医学指南认为此法风险较高。
●如果没有负压工具:可用大量清水(肥皂水、碱水/双氧水更佳)持续冲洗伤口。
●减少活动:安抚孩子,保持安静,受伤肢体尽量制动,减缓血液循环。
这些“土法”很危险
单立业主任提醒:不建议用嘴吸。毒素极易通过口腔黏膜吸收,可能会导致施救者中毒。不建议试图把蛇毒挤出来。不当挤压可能将毒液推向更深层组织或加速其扩散。
关键提醒:120到达后,一定去有抢救条件的三级医院进行治疗。
▲ 2020年7月,白山6岁男孩被毒蛇咬伤。
作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重症救治能力持续增强。重症监护科于2010年被原国家卫生部授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精锐的救治团队和先进的全生命支持设备,在各种急危重症包括毒蛇咬伤救治方面具有强大实力。如果孩子突发意外情况,请一定及时就医,我们将全力守护患儿生命健康!
编辑:王凤娜
初审:单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