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方法解决儿童便秘之痛
儿童胃肠功能不完善,容易出现便秘。有过便秘经历的家长深知其中之痛,如何应对、预防儿童便秘?长春市儿童医院普外、新生儿外科主任崔钊为家长支几招。
儿童出现便秘的原因
儿童出现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发热、添加辅食、更换排便地点(旅游、刚入托)等。排便困难可能会导致肛裂,引起患儿排便恐惧,如果家长未及时干预,会形成恶性循环,演变为便秘。
儿童功能性便秘标准
新生儿至4周岁幼儿
1.排便≤2次/周;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的情况下,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3.有大便潴留病史;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6.巨大粪便曾堵塞过厕所。至少出现2条以上症状达一个月,并伴发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症状。
年龄大于4周岁儿童
1.排便≤2次/周;2.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3.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5.直肠内存在大粪块;6.巨大粪便曾堵塞过厕所。确诊前,满足上述2条或更多条症状至少2个月,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发作至少1次/周。
器质性便秘的诊断
引起小儿常见器质性便秘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需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诊断。
小儿经常便秘的影响
影响食欲。患儿不能规律排便,食物残渣会在体内停留,使胃肠蠕动速度减慢,出现腹胀等症状,从而导致胃口变差。
口腔有异味。食物在肠道内潴留会产生毒素,导致患儿口气有酸臭味。
易致肛裂。如果患儿强行用力排便,会将肛门撑破,引起出血、疼痛,越是怕疼,越恐惧排便,从而加重便秘。
影响免疫力。大便长期不规律,体内大量毒素会破坏免疫系统。
影响心理。研究发现2—6岁孩子如果长期便秘,多表现为精力不集中、性情急躁、性格内向。
促进排便方法
物理方法。用香油或橄榄油涂抹肛中,润滑大便,或使用开塞露、甘油灌肠等,促进排便。
局部热敷或直接坐浴。可起到软化大便、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便的作用。
口服导泻剂。比如乳果糖口服溶液,这是较为安全的药物,还可以大量饮用蜂蜜水,也能促进排便。
饮食调整。家长要注意儿童的饮食结构,让其多吃蔬菜、水果。
预防便秘小妙招
清晨起床后饮用一杯温开水,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增加消化道水分,有利于排便;每天晨起或早饭后或睡前,不管有无便意,都按时上厕所。只要长期坚持,便会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平时要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韭菜、芹菜、菠菜等)和新鲜水果,适当吃大枣、芝麻和胡桃等,都有通便的作用;坚持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蠕动、提高腹部和会阴部肌肉的肌力,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
儿童娇嫩如花需要处处精心呵护“儿医人”愿以精湛的技术呵护儿童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