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 十六载仁心坚守,精准护航小儿骨骼健康
“小儿骨科绝对不是成人骨科的‘缩小版’,孩子的骨骼生长发育有其特殊性,诊断和治疗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外二病区(骨科)的晨会上,科主任高凤奇再次向团队强调。这句从他初入科室就铭记于心、多年来不断向团队传递的信念,镌刻着医院骨科从技术空白到省内领先的发展历程。
初踏医路:并肩扛起骨科重担
2009年,怀揣着对儿科医学的满腔热忱,高凤奇踏入了长春市儿童医院的大门。那时的外二科,尚未分科,小儿骨科疾病诊疗的重担,就落在了他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肩上。回忆起那段并肩作战的日子,高凤奇主任心中满是感慨:“真的很不容易,不分昼夜,每一台手术都是我们两人携手完成。”那些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日子,虽然艰辛,却也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医者之心。
沪上取经:填补微创技术空白
2010年—2011年,高凤奇远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骨科进修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儿童长骨骨折微创的弹性髓内钉技术。带着这份新知,他回到了长春市儿童医院。那时,全省在儿童骨科微创治疗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而他却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率先在医院正式开展了这项技术,为无数患儿带来了更小的创伤与更快的康复希望,也为科室的发展书写了崭新的一页。
脓中救骨:随访见证康复奇迹
回忆起2011年那个改变命运的进修归来季,高风奇主任仍记得靖宇县那一位女孩,那一个经已手治疗、完美康复的病例。
患儿因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股骨远端骨髓炎辗转多家医院,病情已经反反复复半个月,家长非常焦虑。高凤奇接诊后,决定为孩子实施手术。手术中,他发现患儿患骨周围全是脓液,臭味刺鼻。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所学知识,顺利完成了手术。患儿住院3周后好转出院,高凤奇一直随访了两年,直到女孩骨头完全长回来,腿部没有畸形。
那次治疗让他真切感受到,孩子的骨骼有无限可能,但留给医生的容错空间却极小。
破茧成蝶:引领科室跨越发展
随着业务拓展、患儿就医需求的激增,团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彼时,高凤奇任外二科骨科学组组长,可科室人员紧张,任务繁重。医院果断招聘新医生,为科室注入活力。高凤奇带领团队投身科研与新技术的开展,日夜钻研、反复实践,力求为患儿探寻更优疗法。
2023年5月,外二科正式分科,高凤奇担任外二病区(骨科)主任。他秉持儿童骨科微创治疗理念,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省内第一,如腔镜下肌性斜颈松解术、儿童扁平足微创矫正术、Ponseti技术治疗婴幼儿马蹄内翻足等,这些曾经需要本地患者赴京、赴沪求医的技术,如今在春城就能完成。目前,科室微创治疗率达70%。
同年,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深度合作,李浩教授多次来长进行手术指导,科室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患儿提供更优服务。
如今,外二病区(骨科)成为全省唯一独立小儿骨科,技术领先,未来可期。
从医十六载,高凤奇主任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始终留给复查时蹦跳着扑进诊室的小身影。那些曾因疼痛蹙眉的孩童,如今带着清脆笑声跑向未来——这便是比技术突破更珍贵的勋章。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在守护童心与骨骼的征途上,步履不停,温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