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试试这几招!
新学期开学有一段时间了,新入园的宝宝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吗?是不是越来越黏家人了?长春市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心理科张晓敏主任说,这是分离焦虑,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克服。
入园一个月说啥都不去了
3岁的豆豆(化名)上幼儿园一个多月了,过了起初几天的兴奋劲后,她就不想去幼儿园了,总想让妈妈抱,再试图送她去幼儿园,豆豆就撕心裂肺地哭。看她这样,豆豆妈妈特别上火,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分离焦虑影响情绪和行为
张晓敏说,2岁半-5岁左右的小朋友,与依恋对象或抚养人分离时,出现不适应、情绪异常,称为分离焦虑。临床上,分离焦虑多发生在小朋友上幼儿园时期。新生入园,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多数孩子表现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如歇斯底里地哭闹、满地打滚、抓人、打人、咬人等强烈行为,这些情绪持续时间长,且不易安抚,有的孩子甚至会在睡梦中惊醒。
遗传因素和家庭因素是诱因
“小朋友发生分离焦虑,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一级亲属(父母辈)有焦虑特质,孩子出现分离焦虑风险更高。”张晓敏表示,分离焦虑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过于溺爱或过于严苛的教育环境,容易形成亲子之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最易诱发孩子焦虑情绪。此外,分离焦虑也与孩子自身能力有关,有的孩子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对应时,对环境变化适应慢,也易出现分离焦虑。
家长积极引导
幼儿园是小朋友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考验小朋友语言、认知、交往、心理等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
如果孩子焦虑,父母也焦虑,这个问题将无解。所以,父母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积极引导,正视上幼儿园这件事。
首先,家长尽量不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多鼓励孩子。在上学途中,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宝宝长大了,大家很开心”,让孩子知道TA的成长令父母感到自豪。
其次,入园前,为孩子营造一种即将入园的“仪式感”。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周围参观,激发孩子的兴趣点,对幼儿园有所期待。
再次,放学后,准时来接TA,不让TA产生被抛弃感。
最后,在生活节律方面进行调整,无论入园前,还是入园后,都尽量按照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来安排小朋友的起居生活,促进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全新的生活环境。
还在因孩子入园焦虑而发愁的宝爸宝妈,知道该怎么做了吧?入园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切不可因为舍不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孩子妥协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