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也会“偷懒”,这事儿你知道吗?
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眼科门诊最近接诊了一名5岁儿童。据家长讲,孩子总爱歪头看东西。医生经散瞳验光等检查后发现,孩子右眼矫正视力仅为0.2,诊断为右眼弱视。起初家长很焦虑,但通过1个月的治疗,孩子视力提高不少,家长很满意。
那么,弱视到底是咋回事?从今天起,咱们就仔细分析分析。
什么是弱视?
据眼科李楠医生介绍,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眼病,通常被比喻成“懒惰的眼睛”。我国弱视发病率为2%~4%,未被及时诊断的患儿超过30%,尤其单眼弱视更容易被家长忽视。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而导致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下。弱视的治疗具有黄金期,需早发现早治疗,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期,会对患儿视力及高级视功能造成终身影响。
弱视早期信号
儿童如果有弱视倾向,会有以下两个症状:
1.频繁眨眼、揉眼、走路不稳、摔跤、下楼梯困难。
2.看东西眼睛斜、不能准确拿到东西或孩子表示看不清、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
李楠医生提醒广大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要尽早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视力、屈光、眼位、眼底等评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0-6岁的孩子至少要做13次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分别为新生儿期2次(出生和满月)、婴儿期4次(3、6、9、12个月)、幼儿期4次(18、24、30、36个月)、学龄前期3次(4、5、6岁),目的是通过相关眼保健工作,早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等问题,及时转诊干预,减少可控性眼病的发生。
当然,仅仅了解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弱视的治疗过程中,还有许多关键因素需要家长们了解,如治疗弱视都有哪些具体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治疗方法有何差异……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期文章中为大家一一揭晓。
编辑:王凤娜
初审:李 卉
复审:王启明
终审:王 莹 齐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