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健康,儿童生命的“头”等大事
在长春市儿童医院,每年都有不少患儿摆脱癫痫病困扰,这让神经内科主任王旭欣慰不已。“随着诊断手段的提升、药物的换代,越来越多的癫痫病患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提升。”王旭说,有3个病例,让她至今难忘,也激励她一直致力于精深研究癫痫病的临床诊疗。
癫痫姐妹的不同境遇
欢欢(化名)出生后出现癫痫抽搐,因为当时没有基因检测手段,欢欢7岁之内一直靠吃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她的抽搐越来越频繁。妹妹笑笑(化名)在4岁时也出现同样情况,经过详细问诊,王旭捕捉到一个信息:姐姐欢欢曾服用过维生素B6,抽搐症状曾得到缓解。笑笑在做完基因检测后,确诊为“吡哆醇依赖症”。这病主要表现为抽搐,根源是代谢途径出现问题,与父母基因遗传有关,需及时补充维生素B6。经过对症治疗,笑笑的病情得到控制。
先进的检测手段,及时准确找到病因,对症治疗,让笑笑有了光明的未来。
爱“打激灵”的女宝
孩子爱“打激灵”?可不是调皮,家长别不当回事。妞妞(化名)发病初期,症状像排尿时的“打激灵”,家长没重视,等到妞妞8月龄时,症状频繁了,家长才带她到儿童医院就诊。经脑电进一步检查,妞妞被确诊是特殊癫痫病——“婴儿痉挛症”。这病临床检查可发现明显脑部异常,少数无明确病因,主要表现为鞠躬样痉挛、点头样痉挛、闪电样痉挛,需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但众多药物中哪种适合妞妞呢?王旭经过缜密分析,最终为其选用了ACTH激素药物。经过近3个月治疗,妞妞“打激灵”症状基本得到控制。
王旭提醒家长,对孩子的观察要细致,出现症状不可掉以轻心,要及时就诊,早干预、早治疗,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每天抽搐数次的小男孩
涛涛(化名)是个活泼可爱的6岁男孩,4岁左右曾患上脑炎,当时经过一个半月的治疗,虽然生命得以挽救,但激发了继发难治性癫痫。近2年,涛涛发病严重时,抽搐频率1天可达数次。后来,家长心怀希望,找到王旭。带着这份信任,王旭对涛涛的病历和用药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制定诊治方案。经过不断调药治疗,最近3个月,涛涛癫痫发作情况得到控制。看到涛涛病情好转,王旭对攻克疑难癫痫病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坚定信心不要放弃
“癫痫疾病在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孩子一旦出现抽搐或行为异样,切勿忽视,应及时到正规专科医院治疗。”王旭也提醒已确诊癫痫病的患儿家长,要建立治疗信心,配合医生为患儿进行科学系统治疗,不要轻易停药或加药,更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治疗机会,尽早查出病因,尽早干预疾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医疗保障。
2021年9月16日是中国脑健康日,关注孩子健康,请从“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