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没通过,会是耳聋吗?
有些小Baby没通过听力筛查,家长就非常紧张。是不是耳聋?该怎么办?一大串猜测出现。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没必要过度担心。在第四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即将到来时,长春市儿童医院眼耳鼻喉科副主任李莉萍来跟宝爸妈们唠唠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事儿。
儿童听力筛查,利己利国
听力损失不但影响儿童(言语和认知发育、教育、就业、婚育)及家庭(沟通障碍、心理、经济负担),还会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早期听力检测和诊断,如能对明确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科学干预和康复训练,绝大多数可以回归主流社会。
儿童听力筛查对象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包括: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
2.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3.高胆红素血症;
4.有感音神经性和( 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
初筛:新生儿生后48小时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复筛: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 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有耳聋家族史患儿等,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听力筛查没通过说明什么
数据表明,正常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1‰~3‰,而存在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生率则为2%~4%。新生儿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只能代表孩子是听力损失的高危人群,必须在3个月龄内到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诊断,以明确是否真正存在听力下降。
听力诊断
未通过复筛(42天左右)的婴幼儿,提示听力下降的风险高,应于3月龄到指定儿童听力诊断中心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
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婴幼儿期是言语发育的最好时期,婴幼儿听力损伤将直接影响其言语的正常发育。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地发现问题,早期干预,及早地采取措施,可以使儿童避免听力、智力以及言语发育等方面的损失,使其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