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镜架起大希望:半岁宝宝“免刀”矫正,秒变“正眼”娃
最近,悦悦(化名)父母发现,女儿的大眼睛总是不自觉地往中间“靠拢”,出现了明显的“斗鸡眼”症状。身为医护人员的他们,心中警铃大作:这难道是斜视?深知斜视危害的他们,立即带女儿到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眼科就诊。
半岁宝宝斜视,中高度远视是元凶
由于悦悦才半岁,无法配合常规检查,眼科主任李卉立即安排医护人员利用新引进的广域眼底照相和婴幼儿屈光筛查仪进行检查,排查眼底疾病后发现患儿远视度数超标,这可能是引起斜视的原因。
李卉主任解释,内斜视若不及早干预,对双眼视功能的破坏远超外斜视,极易发展成弱视,对视功能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由于由于患儿小、斜视角度大、检查配合程度差,初步预想方案是采用适用于儿童的肉毒素注射治疗方式。
但患儿年龄实在太小,李卉主任果断请眼科名誉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李莉主任进行会诊。
先进技术破难题,联手协作觅良策
0-3岁的婴幼儿期,屈光度数变化最快。为了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经常规检查排除其他潜在风险后,李莉教授建议:通过儿童眼科的“独门利器”——婴幼儿镇静验光技术,让孩子在安睡中完成检影验光,获取准确屈光数据。
眼科专业技师于姗姗、王雪、修圆元默契配合,经麻醉散瞳后,通过精密检影获得患儿屈光精确度数。
结合检测数据,李莉教授给出治疗方案:可以尝试通过佩戴矫正眼镜来减少因调节过度导致的眼位偏斜。若矫正效果良好,针对患儿斜视的手术可以适当延后。
医院根据患儿斜视方向和屈光角度,为其量身定制了合适的远视矫正眼镜。
眼镜“扶正”小眼位,技术突围展光明
悦悦佩戴远视矫正眼镜1个月后,那双曾经内斜的眼睛,通过控制眼位正位,眼部外观上已恢复到正常位置。后期医生会根据其病情变化,制定针对性的视功能训练方案,进一步有效控制斜视情况。
此次成功的治疗,不仅重新赋予了悦悦清晰看世界的权利,更悄然改变了大家对先天性内斜视的认知路径。传统观念中,手术或肉毒素注射是改善先天性内斜视的主要手段,但此次案例则有力证明:在精确诊断引导下,部分婴儿内斜视可通过保守的屈光矫正有效控制,免除手术风险与创伤。
从引进广域眼底照相机实现眼底精细筛查,到省内独家掌握婴幼儿镇静验光技术精准获取数据;从依托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平台引入顶尖专家资源指导,到科室技师团队的精诚协作——长春市儿童医院眼科凭借设备升级与人才策略,在省内实现了技术突围。这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幸运与福音,更标志着科室在儿童复杂屈光问题及斜视的早期精准干预领域,真正实现了与北京儿童专科医院的同质化发展,为无数眼部疾病患儿铺就了一条更安全、有效的光明之路。如今,看着悦悦那双重新聚焦、好奇探索世界的明亮双眸,她的父母倍感欣慰。这清澈目光的背后,是专业警觉的初判、是先进技术的支撑、是精准诊疗的决策,更是长春市儿童医院眼科团队用专业与爱心,为稚嫩视界点亮的光明未来。
编辑:王凤娜
初审:李 卉
复审:王启明
终审:齐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