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真实案例告诉您,孩子的睡眠障碍这样根治!
和很多存在睡眠障碍的成人一样,有些少年儿童受疾病困扰,不仅睡眠质量不佳,还存在起床后暴躁易怒、发育缓慢等现象。在3月21日第23个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我们通过长春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诊治的真实案例,共同了解影响儿童睡眠质量的原因。
▲图片非案例提及
病例一
1年前,5岁男孩王多多(化名)的家长发现,孩子夜间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反复翻身,睡眠极其不安稳,同时发现孩子生长缓慢,烦躁易怒。
诊疗方案:来到儿童医院后,门诊医生经过查体及电子喉镜检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服用药物1月后,病情仍未好转,最后通过手术治愈。
病例二
4岁女孩李菲(化名)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持续了2个月时间,起初家长并没有关注,就诊1周前,孩子睡眠时出现憋气(呼吸暂停)现象,早上起床后口唇泛起白沫。
诊疗方案:门诊医生经过查体及电子喉镜检查,同样诊断为腺样体肥大,通过药物治疗1个月后痊愈。
病例三
6岁男孩刘斌(化名)体重62公斤,最近半年家长发现他晚上睡觉时像成人一样打呼噜,同时频繁出现1~2秒没有呼吸的现象,早上起床时,嘴巴周围有白色唾液。
诊疗方案:门诊医生检查后,确认孩子患有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在做术前睡眠监测时发现,他是一个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立即手术麻醉风险很高,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正在采取正压通气治疗,重新评估睡眠后再确定手术时间。
长春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莉萍介绍说,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睡眠障碍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可造成夜间长期慢性缺氧,一般情况下超过3个月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及智力发育。同时因睡眠障碍,儿童易出现烦躁、易怒等表现。
对于有睡眠障碍的孩子来说,及时进行睡眠监测非常重要。通过睡眠监测,可以连续同步监测并记录患儿整夜睡眠过程中多项生理指标,包括脑电图、眼电图、呼吸气流、鼾声、体位等多项参数,可了解患儿夜间睡眠结构、呼吸及觉醒等情况的发生频率、严重度、患病原因,通过数据量化,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
长春市儿童医院开展睡眠监测已经有十多年历史,目前的检查方式达到国内前沿水平,结果精准。家长一旦发现儿童睡眠异常可以及时前来就诊,早发现早治疗,确保儿童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