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课堂,儿医科普周活动干货满满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9月24日,长春市新朝阳实验学校小学部多功能厅内,同学们正在倾听一堂来自长春市儿童医院医生的科普课。9月19日-9月25日是2020年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八届科普周,这堂课是长春市儿童医院安排的系列活动中的一项。
全校总动员来听这堂课
9月24日中午,长春市新朝阳实验学校小学部多功能厅内,悬挂宣传条幅,学生们正安静地上一堂特别的课。学校特别重视这堂课,组织了1-6年级的学生,在多功能厅和本班教室两处场地同上这节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新冠病毒吗,手怎样洗才对,口罩怎样戴才正确?疫情期间,我们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呢”……医教部主任刘颖先给孩子们提了一连串的问题,然后她结合PPT,向孩子们介绍了新冠病毒肺炎科普知识、疫情期间个人防护、疫情期间如何调整自身心理等知识,让孩子们更好地防控疾病、保持健康,同时在疫情期间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孩子们对这堂课特别感兴趣,课后,纷纷围上刘颖主任,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听了医生的讲解,我对新冠病毒的了解更清晰了,也知道平时该怎样做了。只要平时做好防护,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的。”四年级的一位同学说。
意外伤害急救要这样做
“小朋友们,新冠病毒是怎样让人感染的?怎样做能让自己不受意外伤呢?”“一旦吞下异物该怎么办,千万别乱来,抢救方法要掌握好。”9月24日下午,在吉林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内,内镜中心副主任边鹏、呼吸科护士长苏云鹤给老师和孩子们讲解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护及居家急救小常识,以及吞食异物、外伤后的急救措施。
她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怎样避开危险,保护好自己。同时,也告诉老师们,怎样为孩子们打造安全的环境,一旦出现溺水、头部摔伤、吞食异物后,该怎样急救。“专家的讲解太好了,教会我们很多急救技能。我们每天和孩子在一起,这些日常防护、意外伤害、吞食异物后急救知识都是我们需要的。”幼儿园老师说。
24个健康微信群同步学习
另外,在科普周宣传中,医院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云课堂。9月22日,医院在省军区、公交等24个健康管理微信群中进行新冠病毒肺炎预防科普宣传活动,疫情期间如何使用抗生素、如何正确洗手、如何正确佩戴口罩……通过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将这些防护要点传递给大家,提升大家的防范意识。
普及健康知识,共抗新冠疫情
参与科普周活动的还有长春市儿童医院社工部主任谭璐、工作人员汲晓信。“通过专家走进孩子们身边的形式,把疫情防控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老师们,大家一起来学习科普知识,共同维护儿童身体健康。”谭璐主任说,长春市儿童医院一直致力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通过专家下社区、线上授课、专家进驻健康微信群等形式,为家长普及科学知识。此次以科普周为契机,再次安排专家授课,也是为了普及健康知识,共抗新冠疫情,提升儿童健康素养。
守护儿童健康,是长春市儿童医院不变地努力与追求,我们的脚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