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退,退,退
秋天到,娃娃闹,一吐二拉三高烧。近日,长春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接诊了不少秋季腹泻患儿,感染者以6月龄~2岁宝宝为主,腹泻病原以轮状病毒为主。消化内科副主任韩兆香提醒家长,夏秋交替之时,一定注意秋季腹泻。
13个月娃感染了轮状病毒
牛牛(化名)13个月,长得虎头虎脑,人见人爱,可是这几天全家人都高兴不起来,因为牛牛生病了,腹泻、呕吐、发热、尿量减少、食欲不振、精神状态有点差。牛牛妈妈听微信群里的人说,这是孩子脾胃不和,吃点健脾药物就好了。可是,牛牛吃了2天药,不但没有好转,腹泻次数越来越多了。牛牛妈妈着急了,忙带牛牛来到长春市儿童医院就诊。门诊医生为牛牛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是病毒感染;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由于牛牛出现脱水症状,精神状态差,被收治入院。在治疗的第3天就退烧了,呕吐缓解,尿量正常,腹泻好转,脱水得到纠正,食欲明显好转。
约90%轮状病毒胃肠炎患儿在2岁以下
据统计,腹泻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疾病死亡的第二大病原,几乎每个3~5岁的儿童都经历过至少1次轮状病毒感染。在我国,5岁以下因腹泻住院和门诊就诊的患儿中,由轮状病毒胃肠炎引起的,分别占40%和30%。
关于轮状病毒感染的三个问题
1.症状有哪些?
宝宝表现为排黄色水样便(蛋花汤样大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腹泻重者可发生等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30%~50%患儿早期出现呼吸道症状。其他伴发症状有腹胀、腹鸣、腹痛和恶心、呕吐等。
2.家长应如何应对?
注意腹部保暖,随时添减衣物,避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以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为主,哺乳期鼓励母乳喂养,可增加哺乳频次,减少每次的哺乳量;饮水中适量增加食盐和糖。
非母乳喂养的小宝宝可给予配方奶或低乳糖奶;大一点的宝宝可以进食一些米粥、面条类易消化的清淡食物,2日后即可恢复正常饮食。
勤换尿布、洗臀部,预防尿布引起的皮炎和上行尿路感染。
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记录食物和水量,以及大便质与量、尿量、呕吐等情况。
预防脱水。如果宝宝大便含水量和腹泻次数多,或同时合并呕吐、进食差,极易合并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应及时就医。轻症可在医生指导下少量多次口服补液盐;脱水严重患儿需要静脉补液,否则可能继发休克、肾衰竭。
3.如何预防秋季腹泻?
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秋季腹泻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等健康生活习惯。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提倡母乳喂养,积极防治营养不良。
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