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北部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厉害了“儿医人”!
3月20日,一则喜报从“中国医师协会‘粉蓝手环’科普创客大赛”传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五位选手继获得北部赛区第一名后,又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
“拯救'黄’太子”来啦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提升科普知识质量,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知识需求,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粉蓝手环’科普创客大赛”在2月份拉开帷幕。大赛围绕“践行爱,护新生”这一主题,旨在激励全国儿科学相关专业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创作活动,促进儿童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
接到比赛通知后,医院高度重视,新生儿科积极准备,最终,由全光雄、李娜、周秀伟、王冶、黄月强组队,代表医院参赛。在参赛主题的选择上,大家集思广益,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主旨精神,围绕新生儿健康管理的核心问题,严格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专家共识》,以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及处理为主要内容开展创作,并为视频作品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字——《拯救“黄”太子》。
北部赛区第一、全国三等奖
在备赛的日子里,院领导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指导,队员们一遍遍打磨作品,不断修正各个细节,尽量使作品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通俗易懂。在北部赛区比赛中,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9个省(市、区)的队伍汇聚一堂,共有56个视频、PPT演讲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参赛。经过线上评审,《拯救“黄”太子》得到90.6分,勇夺北部赛区第一名。
3月20日,全光雄、李娜、周秀伟、王冶、黄月强再接再厉,在全国总决赛上一展风采。他们采用“穿越时空对话”的表演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了现代科学和传统观念对黄疸的不同认知。比赛中,团队使用精心设计的道具,演示胆红素在体内的代谢机制,详细阐述“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特征、持续时间以及危险信号,有效填补了新生儿家庭对于新生儿黄疸健康管理的知识盲区,进而减少因认知不足造成的其他严重后果。队员们沉稳的台风、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到了现场点评嘉宾的肯定,最终在16个参赛队伍中,获得全国三等奖。
这份荣誉的取得,既是对新生儿科和参赛队员的鼓舞,也是对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的肯定和鞭策。未来,医院将持续推动各科室的学科建设,通过参加各类科普比赛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为临床业务提升注入源头活水,为筑牢儿童健康防线贡献力量。
编辑:王凤娜
初审:包 进
复审:王启明
终审:王 莹 齐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