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科普讲座,教你七类意外受伤应急处置方法
这个暑假虽然接近尾声
但“熊孩子”“疯玩”的热情依然不减
在他们“勇闯天涯”的过程中
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那么,孩子一旦意外受伤
应该怎么应急处置呢?
8月5日
长春市儿童医院普外科主任崔钊
受邀到宽城区团山街道朗秀社区
做了一场“常见损伤处理”科普讲座
内容非常全面,也好操作
有孩子的家长一起学习一下吧!
鼻异物处理
1.如果异物刚进入鼻腔,家长可压住孩子正常一侧的鼻孔,用堵塞的鼻孔使劲呼气,将异物吹出。
2.如果异物吹不出来或已经进入鼻腔深处,特别是圆形异物,千万不可以用镊子去夹,以免越来越深,应尽快就医。
3.尖锐异物刺入,或异物过大,应尽快就医。
耳异物处理
1.可以让孩子倾斜头,单腿跳跃,让物品掉出。
2.切记不可滴药液,以免异物受湿发胀增加取出难度。
3.对于难以取出的异物,切记不可用小棍、小镊子等尖锐物品入耳掏挖,应就医处理。
眼异物处理
1.沙尘类:不可揉眼睛,用两个手指头捏住上眼皮,轻轻向前提起,由家长向眼内轻轻吹气,刺激眼睛流泪,将沙尘冲出,这一方法如不奏效,则翻开眼皮直接查找异物。如果进入眼内的沙尘较多,可用清水冲洗。
2.铁屑类:不要来回擦拭,应及时就医。
3.化学物品类:酸碱物质,需用快速寻找大量清水冲洗,凉白开、自来水都可以,也可将脸浸入水中,做睁眼闭眼运动。冲洗完毕,及时就医。
4.生石灰类:不能用手揉,不能冲洗。用棉签或干净的手绢将生石灰粉拨出,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后及时就医。
烫伤处理
1.冷水冲洗或冲泡半小时。
2.冷水浸泡后小心剪开衣物。切记,不要强行去除衣服,以免二次受伤。
3.冲洗、脱去衣服后,可以冷水浸泡30分钟,但不要使用冰块。
4.用医用纱布盖在烫伤部位,二度、三度烫伤立刻就医。
鼻出血处理
1.让孩子坐位或半卧位,用冰毛巾外敷前额。
2.用棉花轻轻填塞出血的鼻孔,手指在鼻翼上稍稍施加压力。
3.以上措施没有效果,应去医院就诊。
骨折、脱臼处理
1.家长要安抚患儿情绪。
2.固定受伤患肢,避免活动带来疼痛及再次损伤。
3.立即到附近的正规医院就诊。
常见外伤及处理
表皮擦伤:仅仅是表皮受伤,伤势比较轻微,可以在家治疗,家长不必担心。
属于以下情形的伤口需要到医院处理:
●深或大的伤口,尤其是皮缘自然分开的伤口;
●不清洁的伤口,例如被生锈的工具割伤;
●流血不止的伤口,持续按压5分钟仍不能止血;
●有异物残留的伤口,例如玻璃渣、木屑、钉子、沙土等;
●被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
伤口处理总的原则:越快越好,一般为伤后6小时,颜面部为伤后24小时,特殊情况由专业的医生来判断。
伤口暴露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大;受伤后时间越长,组织水肿越重,不利于缝合。
此外,受伤后时间长,可能延误重要组织的诊治,例如:神经断裂。
到医院就诊前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对于流血的伤口,需要持续压迫;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碘伏对伤口及周围皮肤消毒;
伤口覆盖首选无菌纱布,也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不要使用纸巾等遇血会溶的物品,尤其是伤口明显裂开的情况下;
不要在伤口上涂抹云南白药、红糖、土等,这些物品会给清创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在来医院前要给孩子暂时性禁食、水。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医生判断伤口处理需要全麻手术,吃东西或者喝水会极大地延误手术时机;
如果医生判断局麻便可以处理伤口,就可以放心地让孩子吃东西了。
除了这些,崔钊主任还介绍了孩子受伤是否需要打破伤风、如何防止伤口留疤、麻醉方式的选择、蚊虫叮咬处理等方面的常识。受版面限制,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健康问题,欢迎到长春市儿童医院相关科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