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治大病?也能“致大病”!
在民间,“偏方治大病”有一定的市场,不少人对这些缺少科学依据的做法深信不疑。殊不知,偏方可能含有未知的风险或副作用。
最近,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胡亮就远程接诊了一位因偏方加重病情的患儿。
偏方惹的祸
据胡亮主任介绍,前不久,一个7个月大婴儿的家长通过网络找到了他。
家长说,因天气炎热,当天晚上孩子身上长了痱子,本来想用药,但是,孩子的奶奶考虑孩子太小,就想起了一个偏方——用煮熟的鸡蛋去壳,在孩子的身上滚动,认为这样可以祛除痱子。
谁曾想,这个方法用了没多久,孩子出现过敏反应,身上起了很多皮疹。看着孩子身上红红的一大片,家长顿时慌了手脚。
在胡亮主任的远程指导下,家长立即停用偏方,同时,给孩子服用了相应的药物,并把孩子放在了通风较好的地方,一个多小时后,孩子的过敏症状逐渐消失。
幸亏采取措施及时,再耽搁一段时间,孩子的皮疹会加重,甚至引发呼吸困难等更加严重的症状。
治病要科学
绝大多数人认为,鸡蛋只有吃了才存在诱发过敏的可能,在身上滚动也会过敏吗?
对此,胡亮主任表示,一般情况下,鸡蛋过敏是指对鸡蛋中的蛋白质产生的免疫反应,主要发生在摄入鸡蛋后。
将鸡蛋在皮肤上滚动,通常不会引起过敏反应。不过,如果皮肤有破损,可能会引发局部的过敏。
因为这个宝宝起了痱子,所以才会过敏。
同时,胡亮主任提醒广大家长,偏方通常指的是未经现代医学验证,可能来源于传统医学、民间传说,甚至是个别人的经验。
偏方的种类繁多,涉及的治疗领域广泛,从常见的感冒、头痛到更严重的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
尽管这些偏方在某些人群中获得了一定的口碑,但其效果往往是个案性,缺乏普遍性和科学依据。
温馨提示:偏方通常缺乏科学的临床试验支持,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这意味着偏方可能含有未知的风险或副作用,甚至可能延误病情,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编辑:王凤娜
初审:胡 亮
复审:王启明
终审:王莹 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