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毫米缝线!北京专家李莉教授巧手为患儿点亮清晰世界
分离垂直性斜视、间歇性外斜、睑内翻和倒睫……不同类型的眼部疾病让4位长春儿童倍受困扰。其中,患分离垂直性斜视的孩子还经历过一次失败的手术,更是加大了治疗难度。在孩子和家长对健康的期盼中,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教授放弃了与家人的相守,不远千里奔波,如约来到长春市儿童医院。她用医者妙手帮助这几位小患者重拾健康的希望。
这个“DVD”并不友好
说起“DVD”,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多年前的一种家用电器。在眼科的临床研究中,这3个字母是垂直性斜视的英文简称。主要特点为双眼不仅向外斜视,而且两个眼球运动呈分离状态,动作不同步。
9岁的海平(化名)就被这个“DVD”给缠上了,几年前在别的医院做了一次手术,但是术后基本没什么效果,症状没有任何改善。在术前的检查中李莉教授发现,海平的两只眼睛存在水平外斜,而且斜视的角度大且不稳定。特别是在看远处的时候,两只眼睛都交替向上瞟。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想要达到的治疗效果,李莉教授以“用最少的肌肉,解决最大的问题”为原则,综合设计了治疗方案。
2月12日上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卉等医护人员的配合下,手术正式开始。李莉教授娴熟地操作设备,后徙上直肌、后徙垂直肌、放松下斜肌……手术按计划顺利进行。为了使切口变小,尽量不影响面部美观,李莉教授在缝合伤口的环节选择使用直径仅有0.008毫米的缝线。这种缝线不需要拆线,能够和皮肤组织融合,副作用小,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当天上午,李莉教授连续作战,成功地为小海平等4位患者做了手术。对于李莉教授的手术技巧,北京儿童医院常驻专家、长春市儿童医院副院长杨小健称赞为“大师雕花”!
关于斜视,专家这样说
李莉教授表示,斜视绝大多数是先天性的。如果做了手术,家长要密切关注矫正效果,观察孩子是否存在过矫或欠矫的情况,如有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在做完斜视等手术之后,一般两周之内最好不要看书,更不要看电子产品,为视功能完全建立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在窗口期,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增加一些双眼视功能训练,帮助孩子拉近两只眼睛的平衡点,逐渐稳定视功能,使孩子的眼部状况早日达到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