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千克早产宝宝以别样的方式与家人见面
29周、1.1千克……这是嘟嘟(化名)出生时的数字记录,因为是早产儿,嘟嘟出生后,就“独自”住进了长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保温箱,被全程监护。
家人与宝贝的隔空初见
“孩子妈42岁才有他,特别不容易,儿子又早产了,娘俩儿都没见上一面。看不见孩子,我们都着急上火,他妈就像丢了魂似的。”嘟嘟爸爸无奈地跟护士说。
“您别急,我们的监护探视系统,可以满足你们每天看到孩子的愿望。”护士说。
在护士的指导下,夫妻俩登录上了监护探视系统。当妈妈隔着屏幕第一次看到儿子的小模样时,泪流满面,虽然碰不到、摸不到,可总算是“见”到了,多少能让她安心几分。护士每天都会透过保温箱的小窗口,为嘟嘟录下视频,熟睡的、睁开眼睛的、“运动”的……
“你看儿子睡着了”“儿子平安,我就放心了”,夫妻俩每天都准时守在手机旁,隔空给儿子以温暖和力量。见证孩子的点滴成长
早产的嘟嘟,身体发育各项指标尚未完善,前期需要戴呼吸机。每次医生、护士在交代嘟嘟病情后,也会鼓励嘟嘟妈妈坚持母乳喂养。1ml、2ml、3ml……嘟嘟能一点点摄入母乳了,这也坚定了嘟嘟妈妈母乳喂养的信心。当妈妈看到护士蘸取母乳擦拭孩子口腔,进行母乳口腔免疫的全过程时;看到孩子摄入母乳后的微笑表情时;看到孩子摘掉呼吸机露出可爱的小脸时……都欣慰不已。
在新生儿科近50天里,“微信探视系统”成为连接妈妈与嘟嘟的纽带,妈妈以隔空的方式守护着孩子。
温暖守护融入点滴中
新生儿科护士长宇亚娟说,目前,新生儿科所有患儿均采用电子化探视方式,每天上午8点半开始,患儿们的视频录制完成后,会被陆续发布到监护探视平台上。如果家长错过观看时间,没关系,可以看回放。想多看几遍,那就选循环放。
一套系统让患儿家属感受到了温暖,其实,儿医人守护孩子的温暖,早已融入在点滴的日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