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 | 坚守儿童健康最后一道防线
“患儿腹痛加重,伴腹胀2天,诊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需转往你院……”接到通化市人民医院转诊电话后,长春市儿童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示:开绿色通道,准备接诊!3个小时后,一辆通化市120救护车停在了长春市儿童医院急诊门前,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护立即接诊,一场危重患儿“抢救战”即刻打响。
无核酸报告,抢救为先
3月30日23时50分,这名9岁患儿经绿色通道直接进入PICU负压病房。病情危重,来不及等核酸及抗原检测回报,抢救为先!医护人员全部二级防护,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建立中心静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儿腹腔血性渗出太多,马上联系普外、电诊!”多学科合作,给予腹腔穿刺引流和抗感染对症治疗。PICU值班医护整夜看守,随时查看患儿各项指标。渐渐地,患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7天后,患儿病情稳定了。在PICU住院治疗12天后转入普外科病房治疗17天,目前患儿已痊愈回家了。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儿不断转至这里,抢救压力不断增加,像这样的紧急抢救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严格疫情防控,做重患坚实后盾
作为吉林省重症疾病治疗中心,长春市儿童医院PICU承担了全市及周边省市重症患儿的救治工作。疫情期间,20名医护人员24小时驻守医院,闭环管理,在严格执行医院疫情防控部署,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确保重症患儿的救治。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室进行了周密安排,启动了战疫应急模式,科室医护人员防护升级,气管插管时,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帽子和护目镜,将开放式吸痰改为密闭式吸痰。在抢救之余,大家时刻关注最新防控要求与指南,不断学习,让PICU成为重症患儿最坚强的后盾。
精心护理,给予温暖关怀
疫情出现后,整个城市都按下了暂停键,但PICU监护室里救治的脚步从未停歇,有一个个紧急抢救现场,也有一幅幅温情的暖心画面。PICU里的患儿无随员,疫情期间,更加深了家属的惦念。护理团队会密切关注每一个患儿的病情变化,集中进行各种操作,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同时多陪伴患儿,讲故事、听音乐、玩玩具,用妈妈般的温暖,增加患儿安全感。为了缓解家长不能见到宝宝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每天都会定时把为患儿录制的视频上传到微信探视云平台。看到宝贝状态有所好转,家长们渐渐地放心了。
100%成功抢救,100%健康守护
两个多月的坚守,PICU共抢救危重症患者62例,绿色通道无核酸抢救患儿42人,其中:严重脓毒症14例、重症肺炎6例、重症脑炎2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骨髓炎2例、严重创伤3例(创伤性胰腺炎1例、脾破裂1例、多发骨折1例)、药物中毒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巨大纵隔肿瘤1例、白血病2例、急性喉梗阻会厌炎1例、急性迟缓性麻痹1例;进行有创呼吸机治疗18例、无创呼吸机治疗25例、血液净化治疗43人(次),抢救成功率100%。
支援“红码医院”、吉林市儿童医院,全市核酸采样,哪里需要,哪里就有PICU医护奋战的身影。细微之处守初心,平凡之中担使命。PICU团队用实际行动,与疫情作战,用平凡之光闪耀防疫战场,守护着儿童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