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光而行,当好抗疫守门人——记长春市儿童医院门诊办主任魏志刚
匆匆吃过午餐的盒饭,长春市儿童医院门诊办主任魏志刚赶紧拨打了一串电话,他用已经沙哑的声音一件事一件事地传达。长春疫情突起后,这是他工作的日常。
门诊,是救治的第一站,也是疫情防控的哨所前沿。疫情初起,按照医院的部署,魏志刚带领团队,捋清千头万绪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建起发热门诊,搭建阻疫“防火墙”,24小时接诊,急诊、急救,分流、转运,承担起疫情期间全市高风险患儿筛查和普通发热患儿的就诊救治,满足不同患儿的就诊需求,力保疫情期间急诊急救和日常就诊,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和医护安全。
急难险重,方显责任担当。魏志刚把“家”搬进了医院。在熬过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的日子,在抽丝剥茧地捋顺每一项工作后,魏志刚熬红了双眼,嘶哑了嗓音,克服种种不便,藏起对家人的惦念。他有过焦虑,有过急躁,有过欣慰,也有过安心。但无论哪一种情绪,都是他以责任为重、以患者为重的医者初心。只要患儿安全,他便无所惧。
门诊入口处,是进入医院的第一道“关口”,面对每天1000余人的进院人数,严把入院前的流调关是门诊办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医院防疫的重要基础。这一点,魏志刚非常清楚。如何既能提升患儿就医效率,又能保就诊安全?他带领团队实地查看,细致规划,将门诊服务端口前移,在门诊入口处设置了“第一道关卡”,所有门诊医生参与到流调工作,在入口外检查入院人员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询问是否有发热情况;在入口长廊处设置感应离子雾化消毒器,预诊护士对入院人员进行测温,严格筛查,严防死守,落实“逢进必检”原则,坚决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符合检测要求的,凭吉祥码绿码,在闸机处扫描后进入大厅挂号,有序就诊;针对有发热情况的患者,安排其到发热门诊就诊。有了这一套细致、严格的入院流程,保障了院内安全,给全院安全上了保险阀。
疫情防控,措施是刚性的,但在魏志刚心里,患儿最重要。急危重症患儿来就诊怎么办?没有核酸检测的患儿来就诊又该怎么办?他和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开设绿色通道,在停车场处单独划分核酸检测区域,在保证所有患儿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也减少了院内感染风险。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硬制度,暖措施,这正是儿医人的情怀与温度。扛过了战疫最艰难时刻,满脸疲惫的魏志刚成了女儿心中的榜样,成为小朋友们心中的英雄、家长眼中的一束光。近70个日夜的坚守,魏志刚带领门诊办团队为儿童守住了这扇健康之门。守“门”有责,守“门”尽责。守得疫渐散、云渐开,魏志刚又回到日常工作岗位。坚守,为每一位患者守住就诊“门”,守住医院安全“门”,当好“守门人”,是魏志刚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