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严重吗?
“川崎病”医学上叫“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畸形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一般在婴幼儿阶段比较常见,该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并发症。
“川崎病”怎么引起的?
一年四季,虽冷暖交替,但不会“阻止”川崎病的“侵袭”。川崎病病因尚未明确,有的认为是病毒或者细菌病原体,进入身体后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也可能因为嗜淋巴组织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引起。
“川崎病”症状有哪些?
“川崎病”常发于2-4岁孩子,男孩子患病较多,主要症状有以下6条,如果发热伴有其中三条症状,通过超声检查,可见“冠状动脉瘤”即可诊断川崎病。
1.持续性发热5天以上,任何抗生素都没有效果。
2.双侧眼结膜出现充血发红现象。
3.身上出现各种形态、大小不一红斑皮疹。
4.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
5.手足发硬肿胀,手指和脚趾间有红斑出现,消肿疹退时,手、足,尤其是手指和脚趾有片状脱皮现象出现。
6.口腔、牙龈、咽喉等有发红现象,出现杨梅舌。
“川崎病”可治吗?
可治!有针对性地对急性期川崎病进行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但是即便治愈,“川崎病”也将是宝宝成年后,心脏疾病的潜在“杀手”。因为有15%-30%川崎病患儿,可能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到了青年或成年后,由于冠状动脉瘤破裂、血栓闭塞、心肌梗死或者心肌炎而死亡。有数据表明,目前死亡率下降至1%以下。
“川崎病”如何来预防?
孙跃东主任表示,川崎病病因不明,无法做到预防,需要做的是让父母了解它,及早诊断,规范治疗。